“现在哪儿来的同行竞争啊?都没生意。”
这是轮胎店的抱怨。
 
“目前已规划增加600万条高性能轮胎。”
“年产200万套全钢子午胎产品提质绿色环保智能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形成。”
以上是轮胎工厂的各类扩产公告。终端喊着轮胎没生意,轮胎厂大张旗鼓扩产能,撕裂的轮胎市场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01

库存落灰,从月销300条到月销30条

 

国内样本企业库存流转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下旬,全钢胎库存流转条数已经两周滞留在46天左右,半钢胎的库存消化周期也已经超过了一个月,到达35天。

 
国内市场走货量差,终端和轮胎厂都心知肚明。
有终端门店反馈,部分中高端品牌轮胎的单月销量下滑幅度甚至超过了8成。
“以前这个牌子一个月能卖300条,现在,呵呵,一个月不到40条!”
在他看来,2024年又是完不成销售任务的一年。
“工作日一天来店里的车不足10辆,周末好一些,但也没好到哪儿去。”
 
现在还“活着”的轮胎店,几乎都在靠老客户消费硬撑着。
同时,由于当下换胎的司机中大比例是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轮胎店也能感觉到明显的消费降级。
“私家车的车主不咋换胎了。凑合着用是很多私家车车主现在的心态。出租车司机虽然会换轮胎,但是因为收入降低,他们也在用更便宜的轮胎。你知道吗?现在二手胎都有人买。”
 
这不是一家店的销售现状。
据悉,目前不少一线城市的轮胎大店月销量也跌至1000条左右。
事实上,消费降级、销量下滑的终端情况自5月就传导给了轮胎厂。这也是为何今年的大促“甩卖”比往年至少提前了一个月。
但是效果怎么样呢?
当然不怎么样!
有外资轮胎企业销售员直截了当地表示,知道消费降级,所以公司搞了更多促销,但是结果呢?
这家外资轮胎品牌的中国市场销售任务进度条仅完成了60%左右。
 
“市场比想象中还要差。现在降本增效已经细节到连宣传物料费用、赠品费用都要压缩了。”
统计显示,接近77%的轮胎人认为轮胎价格还得降,卖不动是主要原因。在很多轮胎人看来,轮胎价格只有降到更低,轮胎销量似乎才能有起色。
 
2024年7月,作为第一家发布半年报的外资头部轮胎企业,米其林,就通过数据给我们看了上半年的轮胎市场到底有多糟糕。
2024年前6个月,中国市场,米其林的乘用车轮胎的替换业务仅仅增长了1%。
而这还是有着品牌影响力加持的米其林。
可以感知到的是,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乘用车轮胎市场也在面临着此前在商用车轮胎市场的境遇——份额正在被更多的中国品牌挤压。
 
不过份额被挤压了,可是轮胎企业,尤其是外资轮胎企业却并没有“扼腕”的打算,全球4家外资头部轮胎企业甚至在国内市场均实施了加码策略。

02

工厂加班,数十家轮胎企业高喊产能不够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前6个月国内半钢胎产能投资已经超过了1.3亿条。这还没包括升级改造的轮胎产能。

例如,米其林就将其重要的沈阳轮胎工厂进行了升级——计划拆除部分卡客车胎硫化线,通过新增乘用车轮胎硫化线及存胎区等措施扩大轿车胎的生产能力。据悉,在这次升级改造后,该工厂乘用车轮胎产能可以达到1700多万条的规模。
 
普利司通集团也计划在2024年向普利司通(无锡)轮胎有限公司投资约1.9亿人民币,来扩大高端乘用车轮胎生产能力,助力工厂实现全面提升与发展。
固特异早在2023年初,就已经宣布了昆山二期工厂的建设,近14亿人民币的投资用于增加260万条高性能轮胎。
 
德国马牌合肥工厂四期扩建项目正式投产,预计到2027年满产后,该工厂乘用车和轻卡轮胎的合计产能可以达到1800万条。
优科豪马,这家近五年在全球都表现得雄心壮志的轮胎企业,也于6月底启动了其钱塘项目签约,有消息显示,该项目的投资金额超过了36亿人民币,半钢胎产能达到了1400万条,预计2029年全面达产。
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头部轮胎企业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在中国至少投资了60亿人民币。
 
而扩大国内投资的不只有外资轮胎企业,不少中国新兴轮胎企业进军轮胎行业。最震撼的莫过于库比森就在年初的豪掷100亿元。
上半年,国内乘用车轮胎产能投资已接近300亿人民币。
面对糟糕的市场行情,轮胎企业不仅没有唉声叹气(当然部分宣传成本、促销成本做了缩减),反而充满雄心壮志,对未来充满期待。
为啥?未来本就值得期待!

03

周期使然,轮胎生意不必悲观

 

可以看到,这两年在中国升级的产能、扩建的产能,达产时间几乎都在2025年之后,这就是轮胎企业根据往年经验的一场“豪赌”!

轮胎生意的特点之一就是起起伏伏,只顾计较眼前的得失而畏手畏脚显然干不成大生意。

尤其是外资轮胎企业,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的外资轮胎企业最能了解轮胎市场周期变化。因此他们在制定产能规划、销售策略时,总会将时间周期调整到3至5年。
 
而这一周期往往也与轮胎的替换周期较吻合,这也意味着,轮胎企业看到的不是眼下轮胎卖得出去卖不出去,而是3年之后这个市场的潜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而这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正在快速增加。更多的新车涌向市场,更大尺寸的轮胎带来更多高价值市场的销售机会。2024年,汽车销量还在增加,这也意味着轮胎替换增多的趋势已经形成。为了满足长期的轮胎上涨需求,轮胎企业必须扩产。
 
而同样的生意逻辑也适用于轮胎门店。在生意不好的时候蛰伏蓄力,提高服务水平,3年之后,在新一波替换周期来临之际才能抓到机会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