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轮胎企业,会有品牌定位的不同,会出现售价上的不同,也会存在主要消费群体不同,因此会有销量上的差异以及利润上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遭受成本的打击永远不变。
或许每一家轮胎企业的胶料配方会有些许不同,但是都是基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等基本原材料作出的些微比例调整。甚至用到的炭黑型号,天然橡胶型号也几乎一样。这就意味着,在成本支出方面,所有轮胎企业在承受一样的压力。而今年三季报的披露,经营数据的公布,让我们看到了轮胎企业在刚刚过去的7月到9月所承受的“魔鬼压力”。
国内轮胎企业公开的经营数据中,第三季度天然橡胶采购价格同比上涨34.9%,环比上涨超过6%。
而海外轮胎企业于11月初披露的数据则显示,欧洲的天然橡胶采购成本在2024年前9个月同比上涨了24%,达到每吨12000元(人民币),而2023年前9个月这一原材料的价格虽然也同样出现上涨,但是一直维持在每吨9777元左右。
最可怕的涨价出现在第三季度,东南亚产胶量的下滑,汇率的剧烈波动搅合的天然橡胶报价节节走高,刹不住车。第三季度天然橡胶的采购价格每吨1.2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1%,为11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合成橡胶虽然与天然橡胶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只要天然橡胶涨价,这一名为橡胶的原材料也要跟风上涨。
2024年前9个月,欧洲市场合成橡胶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丁二烯的价格上涨了7%,每吨报价超过7200元;此外由于主要合成橡胶生产商在第三季度存在工厂维护,环保调查等原因,调低了产量,因此价格进一步被推高——第三季度丁二烯价格达到了7900元每吨,同比增长42%,环比上涨4.9%。
而国内轮胎制造商给出的合成橡胶采购价格略低于外资采购成本涨幅,但是依旧惊人。中国轮胎厂采购合成橡胶的成本环比上涨8.5%,同比上涨近30%。
虽然炭黑价格没有参与到此次对轮胎厂有针对性的成本打击中,但是占到了轮胎生产成本54%左右的原材料平均涨价30%以上,也直接将轮胎企业推入恐怖的炼狱模式当中。
此外,欧美地区的人工成本普遍高于亚洲地区,一样的采购成本压力,更高的人工成本压力,轮胎企业不关欧美工厂大概率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虽然米其林、固特异也先后出于成本考量关闭了多家欧洲工厂,但是这样的决定通常出现在工厂盈利能力下降的初期。
住友橡胶的工厂关闭则非常不同——住友橡胶美国工厂在硬抗了两年之后,才在第四季度做出了关闭的决定。
而决定原因看一眼财报就已明晰,对住友橡胶的利润形成了巨大的拖累。
财务数据显示,原材料成本、运营效率、人工成本等支出已经让其纽约州Tonawanda工厂的利润连续3年呈现下滑。2021年时,这里的营业利润是850万美元(6152万人民币),2022年下滑到360万美元(2606万人民币),2023年这里的全年营业利润只有2.1万美元(15万人民币)。
美国工厂低迷的利润导致今年前9个月,住友橡胶的营业净利润下跌到不足2亿人民币。美国工厂不管不行了!同时,在谨慎考虑之下,住友橡胶还对中国工厂产能进行了重组,将长沙的产能降到更低。
而因为工厂关闭,住友橡胶2024年全年利润预测从此前的560亿日元下调至50亿日元。
看看目前的原材料报价,再看看一片狼藉的轮胎市场,或许住友橡胶的产能大重组只是拉开了全球轮胎产业大洗牌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