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近些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从默默无闻到说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但这当中也有非常多的困难的艰险。我们抛开其华丽的外表,真正支撑中国轮胎企业慢慢前行的不是高大上的高端轮胎而是平价轮胎,只有价格才是中国轮胎企业制胜的根本。
 
 

 

 

01

得价格者得民心

无论是轮胎行业还是其他什么别的行业,当市场逐渐成熟之后,价格几乎就是决定一切力量。消费者对于性价比这个词是非常执着的,再这样的土壤下,中国轮胎企业的快速发展才有了根基。

 

中国轮胎企业一统TBR轮胎市场,并且正在朝着一统PCR轮胎市场的方向前进。

 

 

 

 

 

 

但这样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严重内卷,把价格高昂的外资撵走了,中国轮胎不就成了贵的产品了吗,产品定价就会发生严重踩踏。所以很多的轮胎企业决定走出去扩展海外市场,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02

做出口生意还是靠便宜

 

 

可以看出作为全球主要市场的美国非常不欢迎中国轮胎,在多年前,中国轮胎出口美国的量要大得多,但是经过了美国商务部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中国出口美国的轮胎已经比较少了,毕竟顶着高昂的双反税率,和海运成本做出口生意真的不划算。可就算这样,从中国出口美国的轮胎的价格还是最低的之一。

 

 

 

 

 

 

这还是在美国售卖的价格,可想而知中国轮胎企业生产出来出口的价格得有多低,但是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中国轮胎企业失去价格优势,轮胎生意将变得无比艰难。没办法中国轮胎价格便宜就是出口的最大竞争力,在非欧美等对中国制裁的地区,便宜的中国轮胎依然是大行其道,虽然很多人骂中国轮胎价格贱。但是这就是别人做不到的,说啥也没用。

 

03

海外建厂做到了量价齐涨

 

 

 

 

不过欧美等主要轮胎市场我们也不能放弃,大家都知道中国轮胎近些年海外建厂成功破局,考虑到双反、人力、原材料、海运等因素,中国轮胎企业们或主动或被动都选择去海外建厂,有知名度的中国轮胎企业开始疯狂开展“海外产能竞赛”。短短一年之内,中国海外轮胎厂的建厂、扩产速度和数量几乎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2024年11月底之前,至少有11家中国轮胎企业的工厂新建、扩产,甚至已经投产,产能总计超过1.59亿条。

 

 

 

 

 
 

 

 

东南亚爆炸的产能极大地满足了欧美的轮胎需求,这也就是东南业轮胎出口美国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中国轮胎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工厂源源不断的向欧美提供轮胎,并且还能保持不错的价格,怪不得当全球轮胎企业都在收缩的时候,中国的轮胎企业却在逆势增长,海外工厂的贡献功不可没。并且从价格来看,换了一个出口地轮胎的身价也开始倍增,当然这背后还有品质与品牌的支撑,可最主要的是海外建厂战略让中国轮胎重新找回了优势。

 

04

成也便宜败也便宜

2024年7月19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通报称,决定继续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征收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税率为17.57%。

 

 

 

 

 

7月25日,巴西经济部发布立案公告,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小客车轮胎产品(“被调查产品”)启动反倾销第三次日落复审调查。
 

 

 

2023年7月,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lTAC)对从中国进口的乘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征收了7.18%到43.60%不等的反倾销税,征收时间一直持续到2028年7月。
 
欧美双反也就罢了,毕竟中国的什么出口到欧美都受限制,但是例如印度、巴西、南非、阿根廷、泰国等国家也对中国轮胎采取双反,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美国轮胎市场自2021年开始两次宣布对泰国不同轮胎的双反令,其背后所针对的也是中国企业在当地的轮胎工厂。
这些双反处罚无一例外都源于一个原因——中国轮胎“太便宜”!
 

05

低价为核心的运营策略

事实上,在轮胎价格构成中,运营的影响非常大,轮胎原材料成本、人工即便有差别那也不会非常大,而真正能够决定溢价的就来自于运营。国外品牌的品牌运营能力明显是更强的,就单论PCR来说,外资品牌的价格永远都是标杆,部分中国轮胎品牌价格组合更多是参考对手——比成本高一点儿即可,甚至定价比对手要低——价格战可不能打输了!

 

 

 
 

 

 
这种定价战略就决定了部分中国轮胎便宜就是主旋律,被骂价格贱、被抵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而反观部分头部轮胎企业们的轮胎定价策略更加科学。价格组合则更加繁琐,而竞品价格采集只能算是价格组成中最小的一部分。产品发布所需的宣传费用,中期促销的整体预算、品牌宣传所需要的广告投入,产品后续运营所需要的销售费用,甚至连门店销售工具的支持都要计算在定价体系之内。当综合考虑了所有品牌宣传、销售支持之后,一款轮胎价格,已不是高出成本那么简单。

 

 

 

但也不是说,低价就一定不好,咱开拓市场初期,低价倾销是必修课。卖的贵也好,卖的便宜也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但是人们总是关注第一,而忽略第二第三,但是第二第三同样非常出色。轮胎企业在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没什么可丢脸的。市场需要高端,价格昂贵的性能轮胎,也需要价格便宜,适合普通百姓使用的轮胎。并不能说你的轮胎便宜,低端你就可耻,这是对轮胎行业的偏见。

 

06

中国轮胎的价格战何去何从

但是低价并不是最终解,解铃还须系铃人,低价不是目的,目的是利润。有消息显示,中国部分轮胎工厂的毛利已经降至5%以下,造一条轮胎赔一条。而这样的轮胎企业在国内占比不小。但是因为吃多了低价带来的销售红利,这些轮胎企业也已经被钉死在了“甩卖榜”上——胆敢涨价,轮胎让你卖不出去!

 

 

 

 

 

而在全球轮胎市场中已经开始“身经百战”的中国轮胎企业早已提前洞察到了这一危机。事实上,早在2020年,中国头部轮胎企业就开启了“品牌之战”。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提升知名度,通过布局更多的宣传渠道、配套渠道来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知名度,并逐步参考外资头部轮胎企业的定价模式,来为自己的高价值产品定价。

 

虽然目前仍只是初始阶段,但是只要意识到要开始增强溢价能力,品牌影响力“质变”只是时间问题。毕竟便宜才是硬道理的说法只适用于现在。在长远的未来,毕竟便宜才是硬道理能否适用,还有待时间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