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得价格者得民心
无论是轮胎行业还是其他什么别的行业,当市场逐渐成熟之后,价格几乎就是决定一切力量。消费者对于性价比这个词是非常执着的,再这样的土壤下,中国轮胎企业的快速发展才有了根基。
中国轮胎企业一统TBR轮胎市场,并且正在朝着一统PCR轮胎市场的方向前进。
02
做出口生意还是靠便宜
可以看出作为全球主要市场的美国非常不欢迎中国轮胎,在多年前,中国轮胎出口美国的量要大得多,但是经过了美国商务部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中国出口美国的轮胎已经比较少了,毕竟顶着高昂的双反税率,和海运成本做出口生意真的不划算。可就算这样,从中国出口美国的轮胎的价格还是最低的之一。
这还是在美国售卖的价格,可想而知中国轮胎企业生产出来出口的价格得有多低,但是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中国轮胎企业失去价格优势,轮胎生意将变得无比艰难。没办法中国轮胎价格便宜就是出口的最大竞争力,在非欧美等对中国制裁的地区,便宜的中国轮胎依然是大行其道,虽然很多人骂中国轮胎价格贱。但是这就是别人做不到的,说啥也没用。
03
海外建厂做到了量价齐涨
不过欧美等主要轮胎市场我们也不能放弃,大家都知道中国轮胎近些年海外建厂成功破局,考虑到双反、人力、原材料、海运等因素,中国轮胎企业们或主动或被动都选择去海外建厂,有知名度的中国轮胎企业开始疯狂开展“海外产能竞赛”。短短一年之内,中国海外轮胎厂的建厂、扩产速度和数量几乎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2024年11月底之前,至少有11家中国轮胎企业的工厂新建、扩产,甚至已经投产,产能总计超过1.59亿条。
东南亚爆炸的产能极大地满足了欧美的轮胎需求,这也就是东南业轮胎出口美国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中国轮胎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工厂源源不断的向欧美提供轮胎,并且还能保持不错的价格,怪不得当全球轮胎企业都在收缩的时候,中国的轮胎企业却在逆势增长,海外工厂的贡献功不可没。并且从价格来看,换了一个出口地轮胎的身价也开始倍增,当然这背后还有品质与品牌的支撑,可最主要的是海外建厂战略让中国轮胎重新找回了优势。
04
成也便宜败也便宜
2024年7月19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通报称,决定继续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卡客车轮胎征收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税率为17.57%。
05
低价为核心的运营策略
事实上,在轮胎价格构成中,运营的影响非常大,轮胎原材料成本、人工即便有差别那也不会非常大,而真正能够决定溢价的就来自于运营。国外品牌的品牌运营能力明显是更强的,就单论PCR来说,外资品牌的价格永远都是标杆,部分中国轮胎品牌价格组合更多是参考对手——比成本高一点儿即可,甚至定价比对手要低——价格战可不能打输了!
但也不是说,低价就一定不好,咱开拓市场初期,低价倾销是必修课。卖的贵也好,卖的便宜也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但是人们总是关注第一,而忽略第二第三,但是第二第三同样非常出色。轮胎企业在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没什么可丢脸的。市场需要高端,价格昂贵的性能轮胎,也需要价格便宜,适合普通百姓使用的轮胎。并不能说你的轮胎便宜,低端你就可耻,这是对轮胎行业的偏见。
06
中国轮胎的价格战何去何从
但是低价并不是最终解,解铃还须系铃人,低价不是目的,目的是利润。有消息显示,中国部分轮胎工厂的毛利已经降至5%以下,造一条轮胎赔一条。而这样的轮胎企业在国内占比不小。但是因为吃多了低价带来的销售红利,这些轮胎企业也已经被钉死在了“甩卖榜”上——胆敢涨价,轮胎让你卖不出去!
而在全球轮胎市场中已经开始“身经百战”的中国轮胎企业早已提前洞察到了这一危机。事实上,早在2020年,中国头部轮胎企业就开启了“品牌之战”。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提升知名度,通过布局更多的宣传渠道、配套渠道来提升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知名度,并逐步参考外资头部轮胎企业的定价模式,来为自己的高价值产品定价。